襄陽源創電氣有限公司小王告訴我們:電網中常用的無功補償方式包括:①集中補償:在高低壓配電線路中安裝并聯電容器組;②分組補償: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和用戶車間配電屏安裝并聯補償電容器;③單臺電動機就地補償:在單臺電動機處安裝并聯電容器等。 加裝無功補償設備,不僅可使功率消耗減小,功率因數提高,還可以充分挖掘設備輸送功率的潛力。
確定無功補償容量時,應注意以下兩點:①在輕負荷時要避免過補償,倒送無功造成功率損耗增加,也是不經濟的。②功率因數越高,每千乏補償容量減少損耗的作用將變小,通常情況下,將功率因數提高到0.95就是合理補償。
無功補償方式的選擇
優點
改善電能質量
電網中無功補償設備的合理配置,與電網的供電電壓質量關系十分密切。合理安裝補償設備可以改善電壓質量。 越靠近線路末端裝設無功補償裝置效果越好。 降低電能損耗 挖掘發供電設備潛力 減少用戶電費支出
(1) 可以避免因功率因數低于規定值而受罰。
(2) 可以減少用戶內部因傳輸和分配無功功率造成的有功功率損耗,因而相應可以減少電費的支出。
就三種補償方式而言,無功就地補償克服了集中補償和分組補償的缺點,是一種較為完善的補償方式:
(1) 因電容器與電動機直接并聯,同時投入或停用,可使無功不倒流,保證用戶功率因數始終處于滯后狀態,既有利于用戶,也有利于電網。
(2) 有利于降低電動機起動電流,減少接觸器的火花,提高控制電器工作的可靠性,延長電動機與控制 設備的使用壽命。
缺點
(1)不能全面取代高壓集中補償和低壓分組補償:
眾所周知,無功補償按其安裝位置和接線方法可分為:高壓集中補償、低壓分組補償和低壓就地補償。其中就地補償區域最大,效果也好。但它總的電容器安裝容量比其它兩種方式要大,電容器利用率也低。高壓集中補償和低壓分組補償的電容器容量相對較小,利用率也高,且能補償變壓器自身的無功損耗。為此,這三種補償方式各有應用范圍,應結合實際確定使用場合,各司其職。
(2)大容量電力電子裝置,就地補償不恰當:
隨著大型電力電子裝置的廣泛應用,尤其是采用大容量晶閘管電源供電后,致使電網波形畸變,諧波分量增大,功率因數降低。更由于此類負載經常是快速變化,諧波次數增高,危及供電質量,對通訊設備影響也很大,所以此類負載采用就地補償是不安全,不恰當的。
因為:
①電力電子裝置會產生高次諧波,在負載電感上有部分被抑制。但當負載并聯電容器后,高次諧波可順利通過電容器,這就等效地增加了供電網絡中的諧波成分。
②由于諧波電流的存在,會增加電容器的負擔,容易造成電容器的過流、過熱,甚至損壞。③電力電子裝置供電的負載如電弧爐、軋鋼機等具有沖擊性無功負載,這要求無功補償的響應速度要快,但并聯電容器的補償方法是難以奏效。
(3)電動機起動頻繁或經常正反轉的場合,不宜采用就地補償:
異步電動機直接起動時,起動電流約為額定電流的4~7倍,即使采用降壓起動措施,其起動電流也是額定電流的2~3倍。因此在電動機起動瞬間,與電動機并聯的電容器勢必流過浪涌沖擊電流,這對頻繁起動的場合,不僅增加線損,而且引起電容器過熱,降低使用壽命。
此外,對具有正反轉起動的場合,應把補償電容器接到接觸器觸頭電源進線側,這雖能使電容隨電動機的運行而投入。但當接觸器剛斷開時,電容器會向電動機繞組放電,引起電動機自激產生高電壓,這也有不妥之處。若將補償電容器接于電源側,當電動機停運時,電網仍向電容器供給電流,造成電容器負擔加重,產生不必要的損耗。
為此,對無功補償功率較大的電容器,如需接在電源進線側,則應對電容器另加控制開關,在電動機停運時予以切除。
(4)就地補償的電容器不宜采用普通電力電容器:
推廣就地補償技術時,不宜直接使用普通油浸紙質電力電容器,因為其自愈功能很差,使用中可能產生永久性擊穿,甚至引起爆炸,危及人身安全。
電動機并聯電容器的就地補償,當電動機停運時,電容器會向繞組放電,放電電流會引起電動機自激產生高電壓。為保證電動機停運時,電容器能可靠放電,應設有放電電路,而普通電力電容器不具備放電電路。同時其體積大,重量重,安裝使用不方便,所以不宜采用。
為此,就地補償應使用金屬化聚丙烯干式電力電容器,或專用就地補償裝置。
【源于科技,創新不止。襄陽源創電氣有限公司聯系電話:13508662630。】
TAG:無功補償方式及選擇
地址:
http://www.81429.cn/xinwendongtai/hyzs/1791.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!(責任編輯:襄陽源創電氣)